• 藥不藥? 過動兒父母的掙扎(102年5月3日)
    ●關懷過動兒
    文/羅美惠
         從Ryan(化名)讀幼兒園的時候,就發現他有「疑似過動」的現象,包括話很多、上課很難安分的坐在位子上、經常要老師提醒才能專心、常故意碰觸同學、人際關係差等。

      不過,基於五歲幼兒仍需要更多的評估、觀察才能確診,所以醫生建議我們每月填寫評估表,記錄孩子在學校與家庭的生活細節;等孩子滿六歲後,再帶他回診,以確認是否為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」(ADHD),並決定是否服用處方藥「利他能」。

    嘗試積極教育

      服用「藥物」,確實教人擔憂;怕有副作用,影響孩子正常發育;怕藥劑殘留體內,危害孩子的健康,造成肝腎負擔。

      但比起服藥的問題,我們更害怕成長中的孩子被貼上「有病」的標籤。於是,在Ryan就讀小學前,我們試圖透過積極的教育,來幫他調整行為,使他發展得更好;只要是對改善過動兒症狀有益的,我們都配合調整生活步調。實際作法如下:

      ●家中以生機飲食為原則,烹調少油、少鹽、少白糖,減少使用調味料。

      ●簡化家中擺設與孩子房間的物品,並帶他定期做體能活動,如騎腳踏車、拍球、跳繩、慢跑、健行等。

      ●透過靜態且需手眼協調的活動,如畫畫、捏黏土、拼七巧板、玩樂高等,增進專注力。

      ●請幼兒園教師配合提供機會,引導正向的人際活動,如幫助同學、幫忙老師整理教室等。

      ●讓孩子學習做家事,如澆花、排鞋子、刷洗浴室地板等。

    學齡兒用藥考量多

      在Ryan滿六歲後回診時,醫師相當肯定我們所做的努力,尤其Ryan的評估表比以往進步許多。但是,醫生還是建議「讓孩子服用藥物」。一方面由於他即將進入小學,面臨大班級複雜的情境,課業學習以文字、紙筆測驗為主,需遵從團體的規範等,這對一般孩子來說,已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,更何況是Ryan,勢必會增加許多對他的挑戰。

      另一方面,用藥可以減輕家長、老師教育過動兒的負擔與辛苦,同時,讓Ryan在藥效期間提高自我控制能力,並習慣小學的生活模式,最終達到「促進大腦的學習,從而擺脫藥物」的目的。醫生引用許多學理例證,為我們解釋用藥的利多於弊,但是「吃藥」等於「有病」根深蒂固的觀念,始終影響著我們的決定。

      基於「教育,從來就不是容易的事」,我們繼續以更積極的作為來教育孩子,期望Ryan能不依賴藥物而「痊癒」。於是,在與Ryan的國小導師溝通後,親師充分合作。

      在每天聯絡簿中,老師以貼黏字條的方式留言給我們,其中記錄了Ryan當天在校的狀況;孩子回家後,我們就針對他當天違規的事項進行教導,並複習老師教學內容,以便讓他早日融入學校的團體學習,也避免他因為分心、聽不懂,而放棄學習,惡性循環。同時,我們固定回診,並向醫師報告孩子的近況。

    配合用藥的決定

      在開學後兩個月,我們決定遵從醫囑,讓孩子開始用藥。原因是:Ryan的行為,已經造成同學的反感,與同學發生肢體衝突。雖然導師會替孩子跟對方的家長解釋,但是難保不會有更嚴重的事件發生。

      再者,身為父母可以容忍過動兒的行為,給他幫助,但是孩子的老師、同學,以及同學的家長,都沒義務配合。雖然孩子的導師非常有愛心,但是如果不讓他進步快一點,未來可能會面臨更多的不諒解。

      關於「服藥的副作用」問題,之前我們已做過許多努力,盡力避免了。但如果最終孩子仍須服藥,我們只能配合,並在生活中儘可能增加Ryan的飲水量,帶他多做運動,透過排汗代謝。身為父母的我們,畢竟是基於關懷而作服藥的決定,相信孩子日後不會怪我們才是。更何況,醫生說「利他能」已經發展了數十年,是很成熟的藥物,也能夠被人體代謝排出。

      在決定「是否用藥」的過程中,從事教職的我總是執著於運用教育、感覺統合等方法,土法煉鋼的教育過動兒。但是,在深刻體會到現實的壓力下,我妥協了,開始讓孩子用藥。

    服藥之後

      學期末,Ryan的課業榮獲「進步獎」,在全校一千多人的面前上臺領獎。這對Ryan來說,是莫大的光榮,同樣也是給我們的獎勵。

      回想孩子是否用藥的掙扎,這個學期的親師合作,醫生不厭其煩對各種用藥釋疑,我們遇見許多孩子的貴人,而夫妻能夠攜手為孩子努力,則是最大的心理支持。我們希望Ryan能藉由藥物,讓大腦有更好的成長,同時早日擺脫藥物,身心變得更健康。

      事實上,教養過動兒的路還很長,未來將有一連串的挑戰等待克服。回首來時路,「是否用藥」也許是父母願意面對、正視的關鍵。

    http://www.mdnkids.com/specialeducation/detail.asp?sn=1091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杜耳學習發展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